【文物鉴赏】解读”娉婷语“(一)马守真
  新闻动态 | 2022.06.01  

       九位明清女画家,跨越五百年的稀世珍作30余件,作品来自四川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等四家博物馆收藏,一次难得的艺术品鉴,展期仅三个月。

       泸州市博物馆正在展出的“娉婷语——明清女性绘画特展”,自5月17日开展以来,吸引了广大观众的关注。我们将如何去近距离欣赏这些跨越五百年的稀世珍作?如何倾听她们的心语?如何与她们展开一场古今对话?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按照展线,带您走进这个唯美的艺术世界,深度解读每一幅画作的内涵,打开“娉婷语”的倾听方式……

第一单元     孤单谁惜在天涯,马守真

       马守真 (1548—1604),小字玄儿,又字月娇。善画兰竹,以“湘兰”名世,又名马湘兰。长于南京,自幼不幸沦落风尘。她为人旷达,视江南才子王稚登为知己,两人交情甚笃,但有情人终究未成眷属。三十多年后,湘兰倾其所有为王稚登古稀祝寿,演北西厢,宴饮累月后端坐而亡,是年五十七。

       明嘉靖时,金陵流传有一首民谣:“马湘兰,擅画兰,体如兰,气如兰。”民谣中这位如兰一般清雅的女子就是我们即将走进的第一位女性画家。

       马湘兰,本名守真,“秦淮八艳”之一,但她为人旷达,多才多艺,尤其善画兰竹,这幅《兰竹图卷》中的兰随势而生,充满着自然荒朴的气息。

       她画中的兰一般只有一枝兰草,用双线勾墨,运用毛笔圆转自如的特性,兰叶轻盈飘逸,这是她兰竹图的特点。竹石常作为兰的衬托要素,将她对兰的理解表现了出来,画中的竹子,竹竿挺健、竹叶用硬劲的短笔写出,竹叶虽然稀疏,但显得格外秀劲,与画面情势相配,气象洽合。笔墨不多的立石,姿态玲珑。画中的小草随意勾抹,亦感生动自然。整个画面虚实相生,相互呼应,给人以清新俏丽之感。这样的画技在当时后世都有很高的评价,她的画在国内外也一直被视为珍品。

也许正因为爱兰、知兰,马湘兰对待感情也极“真”,她视江南才子王稚登为知己。王稚登字伯谷,尤其以诗文最为出众,是吴门末期的代表人物。他拜文徵明为师,以隶书著称,明袁中道曾言其“隶书遒古,大胜真草”。

       王稚登曾救马湘兰于困境,并与她结下了忘年之交,此时,马湘兰24岁,但美好的爱情并没有发生,此后的三十余年,马湘兰曾两次表达了永结同心之意,王稚登都委婉拒绝。此后,马湘兰再未提及,在王稚登七十大寿时,或许是感到自己时日无多,马湘兰倾其所有前往一会,在高歌一曲后,离开了人世,时年五十七岁。她的骄傲,她的爱情,她的倾世风华,都被淹没在了历史尘埃中。但她在绘画上的造诣,受到许多大家的赞赏。曹雪芹的祖父曹寅[yín],曾接连三次为《马湘兰画兰长卷》题诗,共计72句。






0.036817s